我校教师郑永,男,1982年8月出生,武警复转后任原平七小教师,任教期间把心血和智慧融入他所珍爱的校园,作为教师他承担起了教育扶贫的重任,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,立德树人教育好下一代,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。
自我市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,我校担负了东社镇薛家庄村了驻村扶贫任务,郑永被学校选派为驻村工作队员之一。该同志立足岗位,主动作为,带着对农村的热爱和群众的感情,充分发挥精准扶贫帮扶责任,进村入农、奔走于田间地头,调查摸底、总结经验,扑下身子解民忧、帮民富。把对党的忠诚和对工作的敬业落实到实际行动中,用执着坚守和敬业精神,赢得了上级和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他担任了驻村扶贫工作队,工作更加认真负责,刚到扶贫村就开展摸排工作。薛家庄村位于原平市区东25公里处,全村人口856人,户数348户,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33人,主要致贫原因是年龄偏大,没有劳动力,因病,少数贫困户因残、因学。脱贫的主要途径是政策(低保)兜底,全村贫穷落后。
一、为民分忧解愁。他在走访过程中,发现部分贫困户过冬困难,积极联系校领导提出合理建议,校长温卿华、支部书记曹成新对此事非常重视,迅速召开全校教师大会,号召全体教师行动起来,帮助解决贫困户手里的农副产品,销售铜川酥梨3000余斤,价值2500多元,解决了8户贫困户的冬季取暖问题,受到贫困户与教科局的好评。
二、疫情就是命令。疫情期间,他考虑到村里缺乏防疫物资,和学校一起积极采购,为贫困户送去棉口罩52个,消毒液52瓶,解决了贫困户疫情期间购买口罩消毒液的难题,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。
3、做好本职工作。他和工作队员积极制定驻村工作队帮扶计划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、省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,以增强村两委组织建设为抓手,开拓思路,因地制宜,多措并施找方法寻路子,加快脱贫致富步伐。
4、精准扶贫。他认真分析贫困原因,薛家庄村山地丘陵为主,土地不集中连片,且农田水利设施匮乏,造成了劳动效率低、粮食产量低的情况。他发现农村发展缺乏系统规划和能人带动,没有农民合专业作社和集体企业,农业效益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。制定一户一册,提出将发展新经济、改善生产条件、提升文明程度、提高基础保障能力为出发点,实现该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,努力建设富裕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、美丽的新农村。
五、扶贫先扶志。他发现多数村民文化水平不高,观念落后,缺乏创业思路,创新精神。采取扶贫先扶志,扶志与扶智相结合,挨家挨户不断进行耐心的政策宣传和引导,全村贫困户都自觉行动起来,努力提高农业收入和打工收入,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脱贫信心更加坚定。
6、廉洁自律。他以身作则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,不迟到早退。在前期工作基础上,通过各种帮扶措施,巩固脱贫成效不出现返贫现象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,积极协助镇、村做好振兴乡村的各项工作。把服务并满足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努力方向。
7、工作务实有效。工作中进行分析研判,适时召开工作队与支村两委会议,分析情况、交流意见、总结经验,为下步工作做出具体措施。以实际行动做表率,带头遵守各项组织纪律,积极配合镇、村组织管理。加强自身学习,自觉遵守当地村规民约,自觉接受群众监督,维护党政干部的良好形象。为决战决胜完成扶贫任务,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。
原平市第七小学
2020年10月20日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